Google的量子计算之梦:比传统计算机快上1亿倍?

2015-12-24 13:26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Google的量子计算之梦:比传统计算机快上1亿倍?

近日,谷歌宣布他们的量子计算机比传统计算机快上1亿倍,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提出质疑。让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吧,看看物理学家John Martinis 如何帮谷歌实现炙手可热的量子计算之梦。他或许正手握着量子计算的圣杯,本文选自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Martini团队追寻的神奇计算机

John Martinis用老花镜腿指向几年后即将造出新型计算机的地方,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拥有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那是一个圆柱形的槽,约1.5英寸宽,位于一个半身雕塑大小的结构底部,这个结构由各种圆盘、块状物、电线、铜和金堆叠而成。今年秋天,在我拜访他的前一天,他在这个圆槽中装载了一个实验性的超导芯片,上面蚀刻着一个微缩的Google logo,并把这个装置降温到绝对零度以上1/100℃。

为了庆祝测试机器的第一天,Martinis和同事们在一家自酿啤酒馆举办了一个他所谓的「小聚会」,这些同事都来自于Google在加州圣塔芭芭拉新购置的实验室。

如果Martinis的团队真的造出他们追寻的神奇计算机,必将引发一场盛大的庆祝。与之相比,这场小聚会实在太寒碜。因为,这台计算机将能驾驭量子力学在极端环境(例如超冷芯片)中涌现的奇妙性质。它能让Google的程序员在一杯咖啡的休息时间内解决一个现有超级计算机需要几百万年才能解决的问题。Google在普通计算机上开发来驾驶汽车或回答问题的软件也将变得更加智能。而Google及其母公司(Alphabet)内部冒出的那些更加前沿的想法(例如救灾机器人或以人类水平对话的软件)可能将变成现实。

John Martinis已经专注研究量子计算机30年,现在,他可能即将造出一台真正可用的量子计算机。

前人已经奠定了量子计算的理论基础。物理学家们已经能够造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赖以存在的基本计算单元,也就是量子比特(qubit)。他们甚至能操控量子比特,使它们聚集成小型的组群。但是,他们还不能造出一台完全运转、实际有用的量子计算机。

Martinis是该领域内的顶尖专家——他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团队已经验证了某些最可靠的量子比特,并能让它们运行一些量子计算机运转所需的代码。

2014年7月,他对Google说,只要有足够的支持,他团队的技术就能迅速达到成熟。Google被说服了,并聘用了他。他的新Google实验室建立并运作起来,Martinis认为,他能够在两三年内造出一台小而可用的量子计算机。他说,「我们常对彼此说,我们正处在孕育量子计算机产业的过程中。」

Google和量子计算就像算法天堂中的一场角逐。常有人说,Google对数据有着贪得无厌的饥渴,但Google对量子计算的战略却比饥渴更加热切和上瘾——他们想从数据中汲取信息,甚至从中创造出智能。

Google这家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商业化一款排名网页的算法,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售卖和定位广告。而最近,Google投入大笔资金来研发人工智能(AI)软件,这些软件能够学习和理解语言或图像、进行基本的推理以及在拥堵路段驾驶汽车——这些任务对传统计算机十分困难,但对量子计算机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Google的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最近对投资人说:「机器学习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的核心技术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做所有事情的方式。」Martinis的新量子产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证明这一点。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