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画
近年来,由于人们日益重视健康养生也引发了一些伪科学问题,如一些电视节目或网络帖子有意无意间夸大“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使公众对电磁辐射产生畏惧心理,甚至“谈辐射而色变”。尤其是近两年随着我国4G基站更密集地大规模建设,更加重了公众对于电磁辐射的恐慌,阻挠通信铁塔基站建设或要求拆除基站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人还因恶意破坏通信基站遭到刑拘。另外,有的用户又因信号不好屡屡投诉运营商。有的人要拆,有的人要建,让通信铁塔基站建设陷入两难境地。作为国家“宽带中国”和“互联网+”战略日益重要的一个环节,通信铁塔基站建设受阻也直接制约了国家两大战略的施行。
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科学吗?基站和手机的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大?基站越密集电磁辐射就越大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电磁辐射的影响降到最低?负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铁塔公司和运营商如何破解建设中遇到的这些难题?近日,《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国家无线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总工程师陶洪波,原国家环保总局核环境与辐射环境管理司司长赵亚民等多位业内外的权威专家,力求从科学的角度还原电磁辐射的真实面貌,排除公众对基站辐射的误解,为公众的内心注入正能量,为国家宽带战略实施注入正能量。
电磁辐射都如妖魔?
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谈到辐射,往往会往能够破坏人体组织结构分子的电离辐射方面联想,进而造成恐慌。其实,像无线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等非电离辐射,不具备破坏人体组织结构分子的能量,其主要的能量释放方式是产生热能。
一些公众认为,长时间接受电磁辐射会导致人体健康受损,更有甚者认为其可能导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甚至致癌,这也是公众谈辐射色变的根源。电磁辐射真的都是妖魔鬼怪,要有多远离多远吗?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总工程师陶洪波解释说,实际上这种说法非常片面,既不严谨也不科学。按照物理学的定义,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摄氏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电磁波充满整个空间,包括太阳光也是电磁波,其波长决定其能为人眼所见,其他波长的电磁波人眼看不到而已,但实质是一样的。电磁辐射发生在无线电的各个频段,有甚低频到甚高频的无线电波,还有频率更高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因此,可以说,我们生活在电磁场的世界中,辐射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什么样的辐射对人体会有害?陶洪波指出,电磁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指波长在0.1微米以下的电磁波传播产生的辐射,它足以破坏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子,甚至可以使原子和分子电离化。这类辐射是有害的,过量会造成“白血病”等身体伤害,即大家谈的放射性的“高电磁辐射 ”。常见的人造电离辐射源主要有:医用设备(例如X光机),核反应堆及其辅助设施,如铀矿以及核燃料厂。另一类辐射也称为“非电离辐射”。如无线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波频率从几百MHz到2GHz,其主要的能量释放方式是产生热能。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谈到辐射,往往会往放射性辐射方面联想,进而造成恐慌。世界卫生组织(WHO)从1996年开始,就开展研究和评估人体暴露在电磁环境中所受的影响。2006年5月,WHO发布的第304号实况报道《电磁场于公共卫生:基站和无线技术》给出的结论是:“鉴于非常低的接触水平和迄今收集的研究结果,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能证实来自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网络的微弱射频信号会导致有害的健康影响。”
“基于无线电波的电磁辐射完全不应该被妖魔化,在规定限值内对身体不会有伤害。像我自己,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都是在各种频段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开展工作,我的身体,包括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很好。”陶洪波补充说,“另外,社会上流行的电磁辐射导致生女儿几率高的说法也很不科学,像我同事的孩子男女比例,经统计基本上也是1:1的比例,没有看出来什么特别。”
基站电磁辐射真的那么可怕?
如果在基站10米以外的地方人会被电磁辐射损害,那么可以说,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太阳光下被照射,只能一直生活在黑暗的深海里。由此可见,手机基站辐射并不可怕,大家心理上不要对它过分恐惧。
赵亚民,原国家环保总局核环境与辐射环境管理司司长。国家环保领域的权威专家,曾主持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一系列国家环评标准。
“辐射是否有危害与辐射源强度、人所处位置离辐射源的距离有关系。换句话说,要考虑人接受辐射的量。不管是什么辐射,如果强度非常大,都是有害的。”赵亚民说,所以,各国政府监管部门都通过审评控制,使人经常达到的地方处于辐射安全状态,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一般来说,电磁辐射的强度,基本上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辐射衰耗特别大。比如,在修建电视塔时,有关部门不但要求把塔顶修得足够高,以致塔顶的天线所发出的辐射离人群足够远,还要在电视塔周围划定一个管理区,保证区域之外的公众受到的辐射影响很小。但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把辐射降为0,要不然就无法接收到电视信号。通信基站也是一样,按照规定,在我国建设通信基站,必须符合基站电场强度小于12伏/米或功率密度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0.4瓦/平方米),单个基站的要求执行电场强度为5.4伏/米,功率密度为8微瓦/平方厘米。这比国际非电离组织推荐的标准严格11.25~26.25倍。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采用了国际非电离组织推荐的标准,但同时也引用了一些“保护政策”,也叫最优化原则或者预防原则,实际规定的上限值远低于国际标准。这主要是在考虑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执行一个更小的值,充分保护人们的环境安全。赵亚民告诉记者,据他调查,虽然我国的标准偏严,但我国公民实际受到的照射情况和欧美等许多国家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基站辐射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陶洪波表示,其实运营商本身做网络覆盖的时候一般也会测量覆盖区域场强的大小,从所了解的数据来看,运营商检测的数据一般都在1伏/米~3伏/米左右,是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的。一般在城区的手机基站的辐射功率都不大,典型的功率是30瓦特左右,加上天线增益最大的也就300瓦左右。电磁波在空间的传输损耗是非常快的,理论上只要远离基站10米以上,功率会变得小于10dBm,相当于10毫瓦功率以下。而我们家里用的无线路由器,正常功率是100毫瓦,大约20dBm。也就是说,我们在基站10米开外所受的电磁辐射,比家里Wi-Fi路由器的辐射影响都小。
再打个更容易懂的比方,基站辐射的是电磁波,而太阳辐射的也是电磁波,我们可以将两者进行比较。根据太阳的辐射总功率以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再考虑地球的半径,物理学家早已经算出,地球上太阳光的辐射功率面密度大约是1000瓦特每平方米。我们平常被太阳照到的时候吸收的热功率估计为数十瓦级别,摊到全身觉得温热而已。基站电磁辐射产生的毫瓦级别的热效应人体几乎难以感觉到,因此影响趋近于零。如果在基站10米以外的地方人会被电磁辐射损害,那么可以说,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太阳光下被照射,只能一直生活在黑暗的深海里。 由此可见,手机基站辐射并不可怕,大家心理上不要对它过分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