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oop由谁来建?
德克·阿伯恩,HTT的首席执行官希望这项工程可以与SpaceX举办的竞赛划清界限。在马斯克的Hyperloop a计划引爆互联网后3个月,阿伯恩建立了HTT这家公司。虽然他与马斯克保持着较好的私人关系,但是他还是坦言,SpaceX举办的竞赛让他“非常分心”。
“1/2大小的运输舱对我们的研究没有实际的帮助,所以民间团体的很多研究都于我们毫无助益”,阿伯恩说,“我们在原型实验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专利技术,我知道很多人把这个比赛看的很重,然而我们却并不把它当回事儿,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如果大家硬把我们当做是这个比赛中的一个参赛者,那这项比赛注定由我们终结”。
德裔企业家阿伯恩早先在意大利筹集了一笔资金,建立了一个新能源公司,公司搬到了美国之后不久就濒临破产,为了解决自己入不敷出的窘境,他迫不得已另谋出路。上一次跌倒的经历给他好好上了一课,于是他吸取教训,于2012年创立了JumpStart基金会,一个使用众包模式的在线创业企业孵化器。该模式充满活力并且发展迅速,它让数百个有着全职工作的人,每周多花10个小时,就可以获得一个初创公司的股权。
HTT最初被认为是Hyperloop运动中的“捣蛋鬼”,但阿尔伯恩通过努力,赢得了一系列合作伙伴的好感和尊重。2013年,HTT与工程软件开发公司Ansys形成合作,该公司为Hyperloop项目提供流体力学模拟软件;
2014年,HTT又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Supras建筑工作室达成合作,这个工作室为Hyperloop项目提供运输舱的人体工程学改进方案;
同年8月,HTT与拥有世界最先进真空管道技术的Oerlikon公司形成合作。最后,HTT向海斯山谷所在地政府申请承建,为新能源城镇和Hyperloop项目的尘埃落定打下最后一根木桩。
客货两用的Hyperloop预计最高时速300km/h,这大大低于马斯克所期待的超级高铁1200公里的时速。但是,这短短一截实验轨道将向世界证明Hyperloop的巨大潜力,这是Hyperloop必须要迈过的一步。
同时,这次实验需要证明Hyperloop的极高环保效能,管道沿线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将提供支持列车运行和刹车的全部动力。未来,HTT还计划打包出售这种能量网格系统,这是一种公交系统,同样也是能源系统。
阿尔伯恩拒绝透露有关这项技术的任何细节,但Oerlikon公司的高层表示,在同意与HTT合作之前,他们认真审查过HTT上交的材料,所以现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Oerlikon也已经投入研发之中。
尽管HTT看起来会在这场Hyperloop的竞赛中稳赢,但是山谷项目的负责人海斯还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为什么只有仅仅一个与Hyperloop有关的公司”,他问道,“为什么不能有第二个”?
“如果制动机制失败,那我们创造出来的就是世界上最大、射速最快的大炮。”人们常常把HTT公司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HTI弄混,比HTT晚成立8个月的HTI是近些日子来阿伯恩最头疼的事情。“他们是群非常聪明的人”,阿伯恩说,“可是他们非要取一个跟我们差不多的名字”。
两家公司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HTI由夏尔巴人皮谢尔创立,他是马斯克的密友,也是著名公司Uber的早期投资人。他的联合创始人,工程师卜罗恩,是前SpaceX的CTO。“我当时准备去皮谢尔的办公室里婉拒他”,卜罗恩笑着说,“没想到,他的计划——水下Hyperloop深深吸引了我,并成功把我挖走”。
今年6月,皮谢尔发现了他的CEO理想人选,Ciscod的前联席总裁罗布·劳埃德。劳埃德花了20的时间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了一支在全球超过25000人的互联网工程师团队。曾经有人告诉劳埃德没有人会愿意在网上支付账单,这种感觉特别像运行一家如HTI这样的公司。
当皮谢尔描述他用高速管道联通全世界的想法的时候,劳埃德敏锐地感觉到,他之前在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基础就能帮助皮谢尔理清这些管道的铺设轨迹。“随着信息的移动越来越快,所有事物都必须保持同样的节奏”,劳埃德说。可以说,人类移动实体物件的方式,跟移动数字信息的方式,在本质上不应该存在差异,以传送信息的速度还进行货运,这终将实现。
HTI正在筹集新一轮的8000万美元融资,皮谢尔现在常常在外演讲,宣传他们即将进行的Hyperloop雏鹰试验——在发射管中试运行一个全尺寸运输舱。
HTI最近还与一个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的高铁项目的设计人员建立了联系,负责该项目的是中铁国际,这是由中国中铁控股的专业性外经公司,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因此,HTI此举被认为是Hyperloop进军巨大中国市场的一个潜在突破口。
如果HTT和HTI的Hyperloop实验均告成功,海斯山谷中穿行的Hyperloop就有望变成现实,并极大程度改变美国的高速交通现况。
这两家相互竞争的科技公司,会不断推动超级铁路的发展。全国性的Hyperloop网络面临的问题可能就是两家公司标准不一致带来的运输舱和轨道无法通用的问题,这会让马斯克设想的超级铁路变得很让人不爽——试想20分钟的旅程,你可能要经历四五次换车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