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另外还提到,在拿到这台iPhone 5c的第一时间,政府部门原本有机会获得其中的数据,当时只要尝试将手机数据备份至iCloud即可。“在没有咨询苹果或了解iOS公开指南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修改关联至凶手账户的iCloud密码,导致手机没法向iCloud自动备份数据。”
这段话是啥意思?我们恶意揣测是苹果的一种暗示:拜托你们专业一点,把手机接充电器放一晚上,手机数据就自动备份了,我们还是有机会把备份数据给你们看的(或者你们自己去攻破iCloud,反正iCloud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攻破了)。但是你们不仅一拿到手机就试了10次解锁密码错误,而且还重置iCloud密码,数据现在备份不了了,是不是智商真的堪忧啊?
这一点从FBI局长最近刚刚承认“重置iCloud密码是个错误”可见一斑。这样看来,整件事不过是FBI太不专业,致此事已毫无转圜余地。
所以上个月,美国司法部要求那名法官继续催促苹果尽快按照裁定协助解锁,并且说苹果这种拒绝配合政府的行为,不过是种“品牌营销策略”。这话从上面的这番交锋看来,或许还有几分道理。但苹果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在这个需要宣传隐私和安全的社会,自然没有任何道理公然接受为FBI特别留后门,更何况它将导致的后果原本就会让苹果声誉和产品安全体验扫地。
所以当前的舆论导向包括苹果才疾呼,如若真的就此协助解锁了,必将开启科技企业为政府部门开后门的先河,那么其引发的隐私安全的争论与问题更是无法估量。也因此,谷歌、Facebook、微软、三星才相继公开表示支持苹果的这一行为。
各界的声音其实不大一致
虽说绝大部分媒体在反复渲染苹果在这件事情上的正义形象,仿佛全世界人民都在支持苹果,唯有FBI孤军奋战一般。实际上,各方的声音还是可以分为明确的三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