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策划]冷静看待电商促销 成熟理性的消费者是怎样炼成的(2)

2016-03-11 12:50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现今各大电商网站满眼都是“全年最低价”、“限时秒杀”、“亏本回馈”的促销广告,但这其中暗藏了很多网购陷阱。作为一个合格的理性消费者我们应当看清这当中的陷阱所在。

陷阱一,冒充客服,网上钓鱼。邯郸的妮娜女士说:“我那会买了一个连衣裙,第二天的时候一个宁波的电话给我打过来,他问我是不是买了个裙子,我说是,他说现在系统故障,需要给我退钱。他说退款的话,我给你发一个网站,你点击退款。”放下电话,妮娜女士并没有放在心上。谁知回家打开购物网站,发现所购物品已经发货了,而且有了物流信息,妮娜这才恍然大悟:“后来收到淘宝发来的短信,可能会有诈骗,我想当时可能就是骗子打来的电话。” 

陷阱二,买时承诺是“现货”,付款后却成了“预售款”。梁女士去年在一家网店看上了一款女包,价格是实体店的五折,而且店家说现在付款有现货,到了双十一可以首先安排出货。谁知梁女士满心欢喜地付了款,等来的却是店家无限期的拖延。梁女士说:“他说:‘那属于预售款!’当时我挺生气的嘛,我说:‘当时你也没写是预售款,我等了这么长时间的我还等着用呢!那你什么时候给我发呢?’他说:‘大概还得一个星期以后吧。’你想前前后后快一个月了。我就生气了我说:‘那你把钱给我退了吧!’他说:‘不行你这预付款已经付了,你就只能继续等着吧。’”今年双十一,购物网站大多打起了“预售牌”,不过以“某宝”上一些商家的预售规则来看,却颇有点霸王条款的意味。这里也提醒消费者,购物尽量选择信誉好、出货量大的商家,以免在“预售”中吃亏。 

陷阱三,超高好评率骗取买家信任,好信誉其实都是刷出来的。眼看天气越来越凉,承德市民夏女士打算在网上买一双棉皮鞋。夏女士说,要说网购经验自己还算丰富。买东西总会使用淘宝自带的排序功能,先排销量,再排店家信用,这两项指标要是都高,那东西一般都不错,谁知道这次按这个方法买回来的棉皮鞋却上了当。夏女士说:“买了一双带毛的皮鞋,它那个图片,看着里面那拉绒看着是挺厚的,评价也挺好的!然后等到这个东西邮回来之后,那个盒子我一拿到就觉得货不对,因为特别轻那鞋子就跟塑料似的,特别轻质量特别差。”购物时应多看看评论中的追加信息、图片、中差评买家的评论。要是清一色好评的店铺一定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刷信誉刷出来的。 

陷阱四,商品低价,运费坑人。邢台市民岳女士说:“微信上也是淘宝的一个商家,说是免费赠送你的一个礼品,他打的这个噱头特别好说这个产品是正品,原价2980,然后是免费送给你,你只需要掏邮费。”岳女士说,看到商家这个活动,那感觉就像是中了大奖,于是立马付了49块钱邮费。结果收到货发现,这东西是个彻头彻尾的仿品,估计连这49块钱的邮费都不值,而且店家翻脸不认账。岳女士说:“然后再去商家问的话,你不说这个正品吗?我们去验货了这不是正品,人家说我没有说是正品啊,是高仿的。然后再去给他退根本就没有法退了,因为你已经货到付款掏了这49块钱。人家说的是免费送啊。” 

友情提醒广大消费者,按需购买商品,切忌冲动购物。在签收时要做好商品确认工作,保留相关证据。还需要提高警惕,规避风险,谨防钓鱼网站。对于促销中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电商企业,中消协表示,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各级消协组织将依据《消法》赋予的职责,受理消费者投诉,维权消费者权益。对问题严重、整改不及时、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电商企业,消费者协会将依法进行公开约谈。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揭露、批评,或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