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地理突围和气氛突围(上)(2)

2016-03-21 09:12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关村的地理突围和气氛突围(上)

他们眼里的中关村变迁标

第六次创业的中关村土著:

喜欢这里的氛围,很美式,很开放

在车库咖啡见到关毅然时,他正在电脑前码字。跟其他的桌子不同,“课余时光”的标牌很醒目地竖起。作为一个常驻团队,关毅然进入车库刚刚3个月时间,对他来说这是新鲜而充实的一段时光。

创业的沃土很多,为什么会选择在车库咖啡。“我是中关村土著民。”关毅然从小学开始便在这一带厮混。“我上小学的时候,中关村一小后面是一片特别烂的斜街。”有时候,他会穿过卖盗版盘的小店到图书城附近的小餐馆觅食。中学时候正值中关村卖场兴起,四通、中海、海龙都是关毅然的乐园,每天放学后就在这里逛,慢慢成了电脑高手,没少帮同学攒电脑,现在在科贸还有自己的柜台。“攒电脑刚开始很赚钱,现在连科贸都很少有DIY了,大家都转向企业服务。”

如今中关村卖场在向创业创新中心转型,对这片土地有着独特情结的关毅然,在创业风口上也回到中关村再次起航。

跟其他创业者一样,每天一早关毅然会出现在车库咖啡,他的工作很庞杂——开发产品,洽谈合作。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还要经常被靠谱和不靠谱的人“打扰”。

“喜欢这里的氛围,很美式,很开放。”这算是关毅然第六次创业,从大学毕业开始他就不停折腾,这一次他把目标放在教育行业。经常会有人靠上来聊天,这位1986年出生的北京小伙儿已经能相当熟练且沉稳地应对。

其实,五年前他就来过车库咖啡,当时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还是海淀图书城,车库是最早的一家咖啡馆。

“二手挖掘机”的传奇故事依然在这里流传,但随便一个项目就能拿钱的火爆已经过去。关毅然对于融资显得很保守。“钱只是一类资源,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关毅然表示,不会拿不成型的项目来骗投资人的钱。“我们很快就会盈利。”

课余时光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服务平台,关毅然和他的团队希望能为学生们带来快乐和成长,获得综合能力和自我价值的提高,甚至协助和推动国内教育体制改革。

北京晨报记者 焦立坤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焦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