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购物:商业帝国的新宠 阿里抢占推出VR购物模式
除了影视行业和游戏两大领域外,VR购物的出现给很多行业的用户带来了方便,也让很多实体店苦不堪言。
据高盛发布的VR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将会有5%的用户使用VR购物,且每笔交易规模将达5000美元。2025年消费者通过VR进行的零售交易规模将达到1580亿美元。VR购物将会成为最为庞大的互联网购物力量。
4月1日,淘宝宣布将推出全新购物方式Buy+。Buy+就是利用VR带给消费者随时随地进入商场的体验,不仅如此,消费者还可以用Buy+试用各类产品,马云这一举措被认为将会颠覆中国传统的商业格局,实体店在面临了网店冲击后再次遇到了又一大危机。
通过VR构筑新商业生态
阿里旗下目前有影业、音乐、视频网站等内容平台,阿里打算利用这些平台集中推动VR内容的产出,依托其强大的电商平台推动VR设备的普及。通过庞大的综合商业网络搭建属于自己的VR生态体系。阿里集团已经成立了VR实验室来推动整个VR行业的内容产出和硬件设备的普及、进化,让VR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属而是大众VR。
这次启动的“Buy+”计划就是阿里商业帝国的一块版图,不仅彻底改变了购物的方式,也能反向促进VR设备和内容的发展跟进,对于阿里而言,提早入驻VR市场也是迫切所需的。
VR的火爆在各个细分的领域促生了一大批创业者,然而多数都是各自为营。现如今阿里集团这种资本巨鳄开始抢驻VR市场,意味着VR领域成为企业建设商业帝国的新宠。虽然阿里巴巴对于VR技术也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体系和庞大的商业网络,对于VR行业的发展和各行业与VR的结合促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VR购物成为阿里集团打造商业帝国的新宠,VR购物的生态圈初见模型。其实对于这样的前瞻意识,国外零售业早有先例。沃尔沃公司就和微软合作,利用全息投影眼镜Hololens来配置汽车,Low’s则让用户自己通过Oculus设备区设计装饰房子,国外又有一些商场尝试性推出了VR“虚拟试衣间”。
VR购物打破了传统购物所谓的空间限制,也突破了网络购物无法试用的局限性,完美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将店铺和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面前,消费者在自家客厅里就可以完成逛街、试衣、购买的所有行为。
当然对于VR的把握不只有阿里,腾讯、小米等均透露了VR相关投资。腾讯公司更是在去年年底就发布了Tencent VR 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VR成为商场中兵家必争之地。
VR购物:理念大于实际
虽然目前为止,VR购物还仅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但是这种大胆的探索值得行业内思考。有观点认为VR购物将会取代传统的购物形式,也会打败互联网的购物模式。从三者的属性来看,这种论调还为时过早。VR购物即使在理论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难题。
比如,如何将分布在各地的VR用户拉进同意共享的商场环境中同时进行购物,抑或传统购物期间的社交行为、店家和买家之间的交互行为都是VR所不能完成的,即便完全能够完成还要考虑到技术层面上如何将大量实时数据通过VR的手段展现在用户面前,这和影视提前录制好的食品和游戏提前制作好的内容不同,VR购物是实时的现场模式。
VR购物现在所传达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新的购物理念,是利用VR技术打破空间约束的全新方式。真正的VR购物究竟是怎样的?又将以怎样的方式让用户接受(要知道很多人接受网购可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VR购物的成本增加如何转移成本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探讨,不过阿里集团等商业帝国的强势入驻势必将推动VR行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指日可待。
在未来想要买家具,直接带上眼镜就能看到尺寸和颜色适不适合放在家里,想要买衣服就可以在家的客厅试穿,看来以后不只要“剁手”,还要戳瞎眼睛才能不“败家”了。
总之,VR在所有需要人类用眼睛来感受的领域均大有可为,加上沉浸式的体验感受,这样的特性让VR发展出多样的可能性,也给人类的感知世界打开了一扇不可思议的大门。VR设备的发展很有可能比智能手机的发展还要迅速,发展空间还要广阔,这一切都是科技带给我们的巨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