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全解读 知道为何设在4月24日吗?(4)

2016-04-22 09:14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 中国有了自己的航天事业

1956年4月,国家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同年5月又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1956年10月8日, 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钱学森任院长),正式宣布成立,代号0038部队。这一历史性的纪念日,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

1960年 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0年2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1960年11月 中国第一枚导弹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酒泉发射场。3月21日,导弹发射失败,后经认真总结,找到了问题症结。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66年 “两弹”第一次携手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塔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前不久,中国新研制的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刚好为“两弹”结合创造了前提。1966年10月中旬,又接连进行了“两弹结合”的冷试验并取得成功。1966年10月27日,头部装着核弹头的导弹像一条怒吼的巨龙直冲云霄。几分钟后,核弹头在靶心上空距地面569米高度实现核爆炸,“两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

1970年4月 第一颗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太空中传来来自中国的声音———“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73年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73年初,返回式卫星进入正样研制阶段。1975年11月26日该星按时发射,火箭按预定程序飞行,卫星进入了预定轨道,轨道近地点高度173千米,远地点高度483千米,轨道倾角63度,入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获取了丰富的遥感资料。

1979年 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飞航导弹

1960年初,中国开始仿制飞航式导弹,1966年底仿制的第一个海防战术导弹型号——上游一号舰舰导弹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了海军部队,结束了中国海军有舰无弹的历史。1971年开始自行研制全新的导弹——鹰击八号。鹰击八号为高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小型多用途导弹。1979年11月,鹰击八号导弹首发飞行成功。

1981年9月 第一次“一箭三星”

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3颗卫星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这种“一箭三星”技术当时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1984年4月 第一颗通信卫星升空

1970年,中国开展了运载火箭及通信卫星新技术的研究。1975年,确定选用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方案。1984年3月下旬,完成了卫星、火箭在技术阵地的测试工作。4月8日19时20分,火箭发射成功。4月10日,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入轨精度极高。这是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2号。

1992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同意《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考虑,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我国的载人航天要从发展载人飞船起步。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并命名为“921工程”。

1999年11月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飞船“神舟”号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 破。到2002年12月30日,“神舟” 二号、三号、四号又先后相继发射、往返成功。

2003年10月 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5年10月 第一次“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7年10月 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直刺苍穹。作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我国迈出了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008年9月 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首次太空行走。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0年10月1日 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发射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获得世界首幅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图;为嫦娥三号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与地球间距离突破6000万公里,并继续向更远深空“长征”。

2011年9月 天宫一号发射

2011年9月29日,中国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这是朝着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

2012年6月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首次进入在驶飞行器。

2013年6月13日 自动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自动交会对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链接:

世界航天日是412

1961年4月12日,人类首次遨游太空。27岁的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在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发射升空,并按预定时间进入空间轨道,在太空围绕地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后返回地面,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太空的壮举。从1969年起,人们把每年的4月12日称为“世界航天节”,又称“世界航天日”。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