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研发出智能轮椅 靠表情“行走自如”(3)

2016-05-26 09:0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关键词:农场机器人

机器人为农场主“自主”放牧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就在去年的夏天,它拍卖了一处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地产,相当于一个中国江苏省!如此地域宽广的国家,其中建设的农场将面临难以想象的管理压力。然而,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农场机器人的出现将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来自悉尼大学的科学家萨拉赫是农场机器人试验的主要负责人。据他介绍,从下个月开始,最新设计的农场机器人将要接受持续两年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是监视牲畜们的健康状况,并关注它们是否有足够的牧草食用。

萨拉赫和他的研究团队为农场机器人调试好了新软件,使它能够在试验期间善于发现病畜。先进的硬件设备还确保它可以在树林、泥地、沼泽和山丘上安全地穿行或移动。

智能农场主还未被研究者们命名,不过它的雏形是一款名叫“虾”的早期机器人,后者可以将20到150头奶牛赶到一起。在现有研究阶段,萨拉赫的团队已经从某些专用机器人身上证明了机器人可以给农业带来众多好处。

譬如一种名为“瓢虫”的机器人可以在不伤害作物的前提下,在田地中自由穿行,寻找杂草,一旦发现目标,就会把它们拔出来,或选择性地喷洒除草剂,减少大面积播撒除草剂的发生。还有一种能计算果园中苹果数量的机器人,通过使用它,农民就可以发现果园中哪些果树的产量较低,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授粉。

农场机器人的研发也是出于同样的好意,因为在澳洲内陆,人工管理占地面积超大的牛羊牧场简直是天方夜谭。据说,该国北部地区最偏远的养牛场名为苏普利杰克,它横跨了4000平方公里,即便是开车前往离它最近的主要城镇艾利斯·斯普林斯也需要整整13个小时。

在这样偏远的地区中,牲畜很少被照看,一年一两次大检查就已经很不容易。因此,即便它们生病了,人们也无法及时发现。农场机器人的试验正是要解决此类问题,毕竟牲畜也需要人道主义关怀!

萨拉赫介绍说,牲畜生病或受伤时体温和走路姿势会发生改变,农场机器人可以通过热探测器和视觉传感器捕捉到这些变化,从而区分需要照顾的对象。同时它们也可以通过色彩传感器、纹理和形状传感器来检查脚底下牧草的质量。

研究团队认为,农场机器人将有助于提高牲畜们的健康水平,农场主更容易管理大型放牧规模。在限定区域内监控农场也能够减少农场对人工饲养的依赖。虽然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容易引起人们对裁员的恐惧,但萨拉赫却认为,在畜牧业和种植业中使用机器人可以使人们的工作转移到维护机器人上。

毕竟在科学领域,一切技术进步的背后都有渴求劳动力的愿望在推动。两年试验期结束后,农场机器人就会走入市场和千家万户中。到那时,智能农场主将给农业领域带来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