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始人内讧:互相想绞死对方
这次内讧的消息由硅谷嗅觉最为敏锐的媒体之一 TechCrunch 报出,主要涉及Hyperloop的三位创始人:布罗根·班布罗根、艾弗辛·皮谢瓦、谢尔文·皮谢瓦。上周班布罗根突然从Hyperloop One离职,很快艾弗辛也离职而去,很快总法律顾问David Pendergast也选择了离职。
但这还没完,在离职事件发生之后,这几位创始人之间的火药味一点不减,反而更加“不可收拾”:艾弗辛直接将一根绞刑用的“套索”放在了布罗根的座位上,而后者直接以“人身威胁”为由向法庭申请了禁令。在随后提起的诉状中这样提到:
班布罗根和其他员工,包括纳特·索尔博士、彭德加斯特,以及威廉·穆尔霍兰协助开发的技术正在被“错误的管理,以及试图控制公司的风险投资人的贪婪所扼杀”。
将Hyperloop One概念变为现实的专家,即完成出色工作,亲手开发出硬件产品的团队,被系统性地边缘化。不理解技术,也没有花时间去理解技术的‘有钱人’试图将公司变成市场驱动型企业,而非工程驱动型企业。
诉讼中甚至泄漏出,“多名员工曾向谢尔文·皮谢瓦抱怨公司的技术问题,但都被视而不见”这样的信息。Hyperloop One 对此也给出了他们的官方声明:
Hyperloop One前员工今天的诉讼是不幸的,充满妄想的。这些员工试图发动‘政变’,但未能成功。他们知道,公司注意到了他们的行动,而这起诉讼是他们先发制人的攻击。这些指控完全缺乏依据,将遭到我们迅速、强有力的法律反击。而原告律师贾斯汀·伯格对声明做出的回应是——这更多的是花言巧语,缺乏事实依据。
虽然我们无法核实一系列事情的真实性,但对于一家研究全新交通方式,甚至被寄望于改变世界交通格局的新创公司来说,CTO离职、以及向市场驱动型企业的信息只能说明“Hyperloop One打算开始圈钱了”。最好的例子,就是之前宣称自己能够快速用滴血代替抽血检查技术的 Theranos。不过后者的体量更大一些,估值达到 90 亿美元。
四、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仍是幻想,创新不能盲目跟风
小标题中的这句话出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之口,他既是国内最权威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同时也数次就“高铁”相关的内容发声。在今年5月中旬环球网就转载了一篇来自他的文章《“超级高铁”仍是幻想,创新不能盲目跟风》,我们从中挑选出以下段落:
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吹牛。我到中国西南交大参观过他们搞的真空磁悬浮,基本处于室内概念性试验阶段。真空磁悬浮作为高速交通本身整体上是不可行的,更像是一种交通玩具,许多参数都是假想。我们一方面坚持轮轨技术,但对真空磁悬浮为什么不能应用进行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交通的要求是安全、可靠、适用、经济。从安全上说,隧道抽成真空就很难做到,人来人往,双道门调压减压需花费大量时间。整个隧道的供电进出,牵引供电,高速下的制动技术,保证乘客的供氧、通风、安全及舒适更是关键问题。
总之,技术上不可行,安全上不可行,可靠性不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环境上更是不可行。靠兴趣去研究国家和人民不需要的东西,最后会一事无成,头破血流,毫无价值。可以说,王梦恕院士已经给Hyperloop One判了“死刑”。
最后的最后
追求更快速的交通方式本无错,但是作为一个需要大量技术积累、甚至需要十数年才能开发成功的全新事物,如果不潜心弄好技术,反倒是优先考虑如何融资、如何将自己的未完成产品进行变现,这就等于“拿先进概念骗不明就里投资人的钱”。
最后奉上一组对比数据:
截止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网络总里程已经达到19000公里;
上面这个数字占据全球高铁里程的60%以上;
中国正在兴建的和即将兴建的高铁总里程将达到16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