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医医院,医生正在为儿童贴敷三伏贴。
【比三伏天更热的三伏贴】
专家:“三伏贴”非万能药 别盲目“跟贴”
17日正式入伏,北京部分大医院和社区启动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服务。由于今年有个闰二伏,“三伏贴”需要贴四次专家提醒,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不能包治百病,患者不可盲目“跟贴”。
“三伏贴”指的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简单说,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令,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皮毛开泄,通过药物与穴位、经络的双重作用可以祛除体内宿疾,以预防或减少秋冬季相关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的次数。
冬病夏治只有敷贴吗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可见,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
哪些病算冬病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
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较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只有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通过冬病夏治能获得疗效。因此,患者需要在三伏天到来之前去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
1、孕妇及两岁以下的婴儿。
2、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孕妇、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3、对药物过敏的人。
4、皮肤高度过敏,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
5、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病人。遇有发热外感时应暂停贴敷。
三伏贴什么时候贴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较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较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2016年三伏贴时间
2016年三伏贴头伏:2016-7.17--2016.7.26
2016年三伏贴中伏:2016-7.27--2016.8.05
2016年三伏贴闰中伏:2016-8.06--2016.8.15
2016年三伏贴末伏:2016-8.16--2016.8.25
三伏贴贴在哪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贴敷,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伏贴一般选择身体前面的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天突(位于胸骨上窝中央),以及后背的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腧(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等穴。具体来说,哮喘病人选天突、肺腧;鼻炎病人选择大椎、肺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选择膻中、肺腧。
贴完要注意啥
为确保疗效,一般药饼须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微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药饼贴好以后较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较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三伏贴期间的饮食禁忌
一是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