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网联动了谁的蛋糕?
对第三方支付:统一托管备付金,支付机构“受伤”
除了直连模式的改变,网联平台统一托管备付金也将重拳直击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痛点。尽管具体操作方案尚未公布,但是根据今年4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议案显示,网联还将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并为客户备付金的集中存管提供支持。
所谓备付金,又称为沉淀资金或准备金,第三方支付备付金是指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即将产生的支付交易在银行储备的准备金。比如在网购时,用户已经支付的货款、尚未确认收货时,这部分货款就是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的备付金。
这部分金额巨大的沉淀资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会产生一笔较为可观的利息,这也被视为重要的“隐性收益”。而随着网联建设的推进,备付金利息支出将被逐步取消,引导支付机构回归支付本质。
备付金不仅能产生“隐形收益”,而且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谈判托管协议的利器。统一托管后,大型支付机构很可能“受伤”,中小支付机构反而从中获益。
昨日,资深支付人士刘永灿向南都记者道出个中因果,此前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市场优势,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备付金在托管银行积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变相存款,非常有吸引力。为了吸引存款,银行会愿意降低每笔支付的结算费率,或者用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来抵扣。由此,越是大型支付机构,也越能在备付金上赚取利益。
“一旦接入网联后,网联原则上是一个中立机构,其他第三方和银行都不得入股,原则上是每次交易都有费用,大型支付机构对银行清算业务的议价优势将不复存在”,刘永灿进一步表示。现在缺少监管的这一环,将被网联补上,换言之,此类公司在备付金上多赚钱的门路也被堵上了。
此外,融360分析师马郢表示,网联建成后,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之间不再各自议价,而是执行网联制定的统一费用标准。这对于支付宝、财付通等大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可能有所限制,但也会带给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公平竞争的机会。
对银联:网联从两方面分走银联的蛋糕
相对于支付宝,银联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从线上到线下,银联支付业务的“蛋糕”将被网联全面分走。
银联自己有线上支付业务——银联在线支付,银联在该业务上也像支付宝一样受到网联的冲击。
此外,第三方支付崛起之前,银联曾经有一段黄金时光:用户向商户付款时,由银联在商户的银行卡开户行和用户的银行卡开户行之间做清算,并向商户和用户收取清算费用。但很快,第三方支付出现了,直接从用户绑定银行卡的开户银行划钱给商户,并把清算费直接交给该银行,绕开了银联,也截断了银联的财路。
如今网联即将建成,也会与银联形成竞争关系,银联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块大蛋糕转来转去,始终回不到自己嘴里。
对支付行业:中立平台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网联对支付行业将产生两大影响:促进公平,利于监管。
1. 有助于公平
网联的一大关键词是中立。中立性也是网联与银联的一大区别:银联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参与者;但网联只能制定规则,不能参与其中。网联自身不可以做第三方支付,只能是一个独立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之外的平台。
网联不为大银行或大支付公司所垄断,在价格上对大公司小公司、大银行小银行一视同仁,统一定价有助于促进支付行业的规范化。
网联对支付用户数据等商业信息保密。当年京东弃用支付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保护支付数据。网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以很好地保护商业机密。
2. 有利于监管
从前,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的费用由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多家银行分别制定,多方关系混乱。网联建成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面对的都由“N”变“1”,所有的接口都通向网联,网联接口统一价格,可避免业内话语权影响公平竞争;也有助于使资金流向一目了然,有利于监管。
网联建成后,所有第三方在线支付都将通过网联平台进行,而网联的一大准入门槛就是第三方支付牌照。这意味着支付公司想要生存,就必须取得支付牌照。监管部门将通过支付牌照准入制,切实筛除行业里不合规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总而言之,网联的出现,使得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都需要做出调整,但长期看来,这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对普通支付用户:支付安全更有保障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从前,第三方支付公司直连银行网络,导致关系混乱和监管漏洞。而网联建成后,将有助于规避风险,促进行业规范,扫清监管盲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网联可以使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