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隐藏在幕后的大数据运营,那么再来看看普通人能够感受到的互联网+带来的交通便利吧!
【更安全】
北京公交:给你更便捷、更准点、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在北京公交集团日前发布的《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中,“互联网+”的模式将成为今后城区公交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年内,6000余部公交车将同步实现一键报警,遇紧急情况,现场视频可一键传输至公安部门。同时,将在部分公交率先试点“互联网+公交”的便捷交通模式,合理增配运力,提升公交的准点率和舒适度。
6000公交车年内可一键报警
公交车运行中出现突发情况,司机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能将车内的视频以及音频传输到公交的应急部门,同时信息也同步传送到公安部门,为快速反应处置提供条件。今年年内,北京市将有6000余部公交车率先实现“一键通”。安装了这套系统的公交车将实现视频全覆盖。同时,公交部门还将建设应急系统图像视频管理中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公交将“更准点更舒适”
截至去年,“公交e路通”手机APP已经覆盖全部公交线路,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初步查询到全部公交线路的实时到站情况,有计划地出门,避免长时间等车。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坦言,目前该APP还不够完善,未来公交将发展“互联网+公交”的便捷交通模式,完善“公交e路通”APP、提升线网效率,让地面公交“留住人”。
该负责人称,目前,公交集团正与清华大学进行相关课题合作,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交通发展,利用大数据信息分析完善定制公交平台、“公交e路通”手机APP。同时,将根据每天的乘客乘车数据,科学预测客流规律,随后对线网布局进行调整。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根据公交实际客流、运营情况,合理调配运力。即便堵车时,公交进站准点率也将得到保障,届时,市民通过APP查询进站时间,计算好时间出门,基本就能准点上车。“乘客刷卡乘车,哪个时间段、哪个站客流集中等,我们预计都能统计、分析。然后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合理调配运力。受北京实际路况影响,未来的北京公交可能没有变快,但会‘更准一点’,‘更舒适一点’。”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就将在部分公交线路试点这种“互联网+公交”交通模式。
公交调度加入大数据分析
“我们无法改变道路的拥堵情况,但可以根据实际的道路情况调整公交的运力安排。”北京公交集团新闻发言人南涛介绍,自2014年年底开始,北京公交实行分段计价,根据刷卡情况等数据,系统可以判断出不同时段不同区段公交的利用率,哪些公交线路运力充足,哪些公交线路运力相对闲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看出来。
根据这些数据,调度系统将完成一次“升级”,原本固定的发车点将变得更灵活,公交部门可随时根据路况和客流等因素,增加发车班次,减少乘客等候时间。
去年,本市累计削减三环路重复公交线路长度223.26公里,给这条城市环路减负。今年,三环路上则通过延长公交专用道的方式,提高大容量公交车的通行便利性,吸引更多人绿色出行。
探索“互联网+公交”便捷交通模式
北京公交集团将着力提升公交线网运营效率,研究推出京津冀点对点一站直达线路,新开旅游观光线路2条,完善公交线路到站实时查询功能和定制公交平台功能,推出定制公交微信版,努力提供多样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公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