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当首都遇上科技创新 会许给北京一个怎样的未来?(9)

2016-09-09 15: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北京28条举措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在9月6日召开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北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科研人员最关注、社会反响最热烈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突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形成5个方面28条改革举措,将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同时提出了若干具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

据介绍,新措施突出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形成了包括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赋予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权、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管理服务水平等5个方面28条举措。

其中,备受关注的科研差旅费、会议费将不再纳入行政经费统计范围,不受零增长限制;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范围,不受零增长限制;同时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领域,遴选全球顶尖的领衔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同时,新措施明确对上述科研项目采取3到5年后第三方评估和国际同行评议等,对领衔科学家及其团队的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以及聘用领衔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单位服务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实施进行绩效评价,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结语: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北京市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发展进入新阶段,关键是坚持疏解功能谋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而关键的关键,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北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与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努力占得先机。

风正起,北京这座古都将扬起科技创新的风帆,缔造新的科技神话,继续谱写新的科创传奇。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