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今年至2025年都是冷冬
流言:
2018年是冷冬,且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比一年冷。
真相:
国家气候中心16日辟谣称,此说法是荒谬的。预计今年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2018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为偏暖并不断发展增强,此次增暖将继续发展,并于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弱,中国气温普遍偏高。
同时,中国冬季气温受到东亚冬季风各环流系统的协同作用。今年冬季欧亚大气环流整体以纬向型为主,不利于冷空气频繁活动,有利于中国气温大范围偏暖。
国家气候中心介绍,气候预测是专业性很强、科研型突出的业务,需要大量的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支撑、动力和统计的诊断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学结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发布的唯一官方部门,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8. 生理期喝红糖水能补血止痛
流言:
生理期时喝红糖水既能补血,又能止痛。
真相:
现代医学中可以分析检测的血,红糖是补不了的。虽然“补血爱好者”经常说:“传统医学中的血不是现代医学中的血”,但在多数情况下,比如手术后、生理期或者贫血患者,人们期望补的是血管里流动的、现代医学意义的血。对于这种血的补充,红糖是无能为力的。
通常来讲,“补血”指的是红细胞的生成。影响红细胞合成的营养因素可能是铁、维生素B12或者叶酸的缺乏,在红糖中几乎没有维生素B12和叶酸,即便不考虑红糖中的铁能否被人体吸收利用,红糖中的铁含量也很低。美国农业部收集的红糖的含铁量是0.71毫克/100克;中国市场的红糖经常宣称“含铁量高”,但营养数据库中的红糖含铁量是2.2毫克/100克。通常冲一杯红糖水,大概用20克左右糖,所贡献的铁大约有0.4毫克,相当于一天需求量的5%,热量却有80千卡,其他的营养成分不值一提。
其次,红糖中也没有什么“止痛”的成分。不过,“痛”是一种主观体验。糖能刺激身体分泌多巴胺,让人体感到愉悦——愉悦了,可能就不觉得那么痛了。简而言之,任何让你感到舒服愉悦的方式都能有类似的“止痛功效”。
古时候红糖是奢侈品,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通常比平时虚弱,喝红糖水既可补充能量,也能或多或少地获得心理满足。这也许是这一误解产生的原因。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科技日报、新京报、北京科技报、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