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看点】折叠屏惊艳了MWC!谈谈手机是如何被“折叠”的(7)

2019-02-28 14:5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为什么折叠屏手机量产难?

早在2017年,折叠屏、柔性屏已经在各个屏幕元器件公司有过展示,但到真正折叠屏手机的量产,已经晚了2年时间。这可能是比任何一次屏幕新技术应用都更长的周期。

从形态上看,可折叠手机目前出现的折叠方式分为内折、外折、折三折、向下折这四种。比如华为Mate X采用的是外折,Galaxy Fold则采用内折的方式。

国盛证券分析师郑震湘说,外折式设计是屏幕显示在最外头,容易与外物接触,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强。内折的屏幕则是在里面,相比外折其屏幕更好保护,可能内折式进入量产阶段的时间会比较快。

但无论内折还是外折,其需要解决的核心难点依然有两方面:屏幕本身和铰链技术。

柔性屏幕虽然可以弯曲和折叠,但跟金属类似的是,柔性屏幕长时间弯折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影响产品的寿命。

为了确保Fold在折叠开合上的耐用性,三星表示手机经过了20万次的实际测试,可以在每天开合100次的情况下,五年不出问题。

半导体研究分析师杨健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柔性屏可以做到可折叠,但是制成模组后,要做到20万次的折叠而不出问题,显然并不容易,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一系列的改良和优化。

其中的原因在于,柔性OLED屏模组本身就很薄,但是仍包含了很多层的结构,要想实现出色的可折叠功能,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屏幕模组的厚度,增加各层结构的强度。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偏光片、盖板、薄膜、OCA胶等。

屏幕器件分布设计图,

首先是偏光片。以三星的产品为例,其屏幕Infinity Flex显示屏中的偏光片的厚度相比于以往降低了45%。而目前具备高端超薄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主要为日本日东电工(Nitto Denko)和住友化学(Sumitomo),产能有限。

其次是盖板。目前的手机屏幕盖板方案均采用玻璃材料,玻璃虽然可以做得很薄,也能实现一定的弯折度,但即便是可以实现可折叠,也很容易碎裂。所以可折叠屏的盖板就必须要采用高分子薄膜来实现。目前具备折叠屏CPI盖板生产能力的厂商主要为韩国科隆工业、日本住友化学以及韩国SKC三家材料大厂。

最后是高性能的OCA光学胶,这是实现可折叠屏的关键。对于折叠屏来说,其屏幕的折叠处需要承受20万次的折叠而不出现问题,这就要求OCA胶也必须能够承受20万次以上的弯折而功能不受影响,在弯折和摊开过程中还需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又要保持黏性不脱胶,因此技术难度相比于以往大幅提高。

华为自主设计的铰链示意图

华为自主设计的铰链示意图

除了屏幕本身,还有一项是屏幕与屏幕连接处的铰链技术。包括三星和华为在内的厂商,如今都在新产品中采用这项技术。虽然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产品也广泛使用了铰链技术连接屏幕和主机,但折叠手机的开合频率可能远远高于笔记本电脑,如何让铰链经久耐用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华为自主设计的铰链示意图。根据之前韩国媒体的报道,三星Fold采用的转轴是由韩国厂商KHVatec供应,但是转轴中可能采用的齿轮与传动结构并未有相关信息。此外,三星Fold折叠结构当中的微型传动结构是由广东金力变速股份有限公司供应。

杨健说,三星Fold实现可折叠特性的关键器件供应商基本都是日韩厂商。能够被大规模商用在可折叠屏上的厂商却非常之少,比如目前能够被用于商用折叠屏的CPI、OCA,国内没有厂商能做,大多还是在布局阶段。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