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愚弄了!3月“科学”流言榜出炉,你中招了没?(4)

2019-04-01 13:1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6. 红心土鸡蛋更有营养

流言:

土鸡蛋更健康,更有营养。如何识别土鸡蛋,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蛋黄,蛋黄呈红色的,就是土鸡蛋。

真相:

鸡蛋黄的颜色来自饲料中的色素,通常用玉米喂出来的鸡蛋颜色是淡黄色,用小麦、大米喂出来的鸡蛋是很浅的黄色。如果是散养鸡,吃的是草和虫,会积累较多叶黄素等色素,导致蛋黄颜色深黄或偏红。为了调节蛋黄颜色,饲料里面可以人为添加很多种东西。比如天然的胡萝卜素、万寿菊粉、海藻粉、辣椒粉等,人工合成的比如斑蝥黄(又叫角黄素)。

其实红心蛋和普通鸡蛋的差异只是微少的黄色素,营养价值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只是想补充营养,普通鸡蛋足矣。

很多人觉得土鸡蛋安全,“洋鸡蛋”是喂激素的,其实这是误解。洋鸡蛋之所以产量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种。跟白羽肉鸡不同,这种鸡的“定位”不是长肉而是下蛋,根本不需要用激素,那只会添乱。散养土鸡蛋由于是散养,环境其实未必有控制,如果是没有污染的山林当然好,如果是农田附近、甚至工业污染源附近,那可就麻烦了。比如之前曾有人检测了垃圾焚烧厂附近的土鸡蛋,结果二噁英含量相当高,这样的散养蛋,还能吃吗?

7. 提倡低盐饮食是杀人犯

流言:

提倡低盐饮食的人无异于杀人犯,都应该被关起来,高盐饮食才是健康的,比如说胃酸是用盐作为原料,因此盐能促进消化。

真相:

这则流言源自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访谈视频中。该流言生拉硬扯,臆造胃酸和营养素消化的机制来鼓励高盐饮食。实际上胃酸的产生不是用盐作为原料,也不是由盐刺激分泌;只有少量蛋白质会在胃部被消化,小肠才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场所。

其实,少量钠就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而且钠无处不在,天然食物——比如牛奶、肉、水产品等食材中钠含量相对较高,新鲜的植物类食材中也含钠,但是含量相对少;常用调味品,如盐、酱油、各种酱中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市售或家里做的加工制品,比如饼干、面包、薯片、方便面、挂面、加工肉类等食材中钠含量都很高。即便是口味淡的人也有钠摄入超标的可能性。鼓励低盐饮食的本质,目的是预防钠摄入过量引起的高血压,保护心血管健康。

8. 多吃黑木耳能抗癌

流言:

黑木耳中检测到了抗癌基因,多吃能抗癌。

真相:

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黑木耳能在真实人体环境下杀死癌细胞或者抑制癌症转移,他们只是通过分子测序技术检测了三种不同黑木耳的基因,然后发现一些基因的产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性。

有抗癌基因不等于能抗癌。生物学中,“含有某基因”只是说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某种活性。至于在实际生长中这种基因是否表达、表达量有多高、需要多少才能有效、在有效的剂量下是否会有毒副作用,都需要深入研究。因为人体环境极其复杂,在人类身上做实验又涉及许多问题,所以科学家们虽然经常发现某种食物含有潜在的抗癌成分,但真能被证明有效的寥寥无几。

内容来源:蝌蚪五线谱、北京科技报、北京青年报、腾讯较真、饮食参考等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