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十号到底有多牛? 揭秘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4)

2016-04-07 12:56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为啥要发射】

揭开被重力掩盖的科学秘密

实践十号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

科学上讲的“微重力”,就是通常说的“失重”。这种环境中有效重力水平极低,仅为地球表面重力的百万分之一。

实践十号卫星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胡文瑞院士说,地球上发生的许多物理现象,都有重力的原因。微重力环境能观察到很多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独特现象,在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物技术和空间生命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微重力环境开展研究,比如“抛物线飞机”“探空火箭”等,这些实验平台可以提供几十秒、几分钟的微重力环 境,但由于时间太短,这些平台都很难进行生命科学实验。“而实践十号卫星能实现的微重力水平高,相当于在太空中搭建的一个科学实验室。”胡文瑞说。

“发射实践十号卫星,就是要揭开重力这层面纱,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真面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 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说。

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载人空间站。但实践十号所作的实验并不仅仅是载人空间站建成之前的有益补充,胡文瑞说:“它能为科学实验提供一个比载人空间站更好的环境。”

环境一:10-6g微重力环境。“实践十号能提供比载人空间站更好的微重力环境。”胡文瑞说,载人空间站因为首先要保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所以微重力环境往往达不到10-6g。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研究员、实践十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赵会光说:“实践十号微重力整体水平能达到10-4g,部分科学仪器在不同时段能达到10-6g。”胡文瑞说:“而且空间站比较大,人员活动和机械运转都会对微重力环境产生干扰,实践十号则排除了相关干扰,能为科学实验提供最好的微重力环境。”

环境二:机动性强。与以前卫星发射不同的是,直到4月5日晚、卫星发射的8个小时前,最后一个有效载荷才安装到实践十号上。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实践十号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康琦解释:“这是一项涉及生命科学的实验,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排除地球重力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最后才将有效载荷装配到卫星上。”这在载人空间站上是无法实现的,胡文瑞说:“实践十号在这方面有很强的机动性,一切以科学实验为先。”

环境三:双舱实验。在实践十号的19项科学任务中,“典型非金属材料燃烧实验”“电流过载下导线绝缘层着火”等微重力燃烧实验特别受到瞩目,这些是胡文瑞呼吁了好多年的项目。“内部起火是卫星、飞船、载人航天器等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这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不是没有惨痛教训的!但在载人空间站上,这类危险的实验不适合做。”胡文瑞说,“而实践十号分为留轨舱和回收舱两部分,回收舱返回地球后,留轨舱会继续完成这些实验。”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