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自己的岗位,费江涛自豪地说:“神舟十号飞船在太空中的每一个姿态调整,每一次大小控制,甚至是每一个摄像头的开关都是通过我这个岗位发送的控制指令实现的,我们确实是离航天员最近的飞控人。”
费江涛深知自己承担的责任与风险。每一条发往太空的指令,只需几秒钟就能到达,一旦出现错误根本没有机会更改,特别是一些事关飞船生命安全的关键指令,必须瞄准目标,百发百中。“压力山大!”费江涛这样描述自己坐在岗位上时的感受。
从2009年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后,费江涛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在加班中度过,然而也正是这些八小时之外的加班让他更快地进步和成长,也才让他在工作不到两年时就坐上了遥控发令这个关键岗位的主岗位子。
30岁的谢亚峰,是神舟十号飞船激光雷达单机产品生产负责人。作为家中独子,又远在千里之外工作,平常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在神十研制最紧张的时候,父亲病重,他只能趁着假期驱车往返两千公里,和父亲在一起待一天。在一次出差途中,他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把工作交接后赶回家,但父亲最终还是离他而去。
不是不想家,不是不爱家,而是面对高于一切的航天事业,谢亚峰选择的是隐忍。他说,如果将来有一天,能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设备在星空中成为耀眼的一颗星,那将是告慰父亲最好的礼物。
“神十发射成功了,你们肯定会发不少钱吧?”神十成功后,参与微波雷达研制的1984年出生的邓晓东,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说没有,他们都不相信,于是我就解释。解释一遍,他们不信,我就不再解释了。反正我心里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它会伴随和影响到今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