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让机器“聪明”起来
Uber,美国商业史上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企业;滴滴快的,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
前者在中国的大股东是百度,后者背后是腾讯和阿里。两者的对决可能是我国商业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巅峰对决。
在这种对决里,智能时代迎面而来。
因为双方都是通过人与机器对话的方式,以人为核心发起需求,由机器响应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一次深刻性握手。在这个信息交互过程中,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连接时代:凡呼求即得到,凡寻找即寻见。
在科博会的中关村展区,人们可以透过一个个“聪明的大脑”,体验智能时代的魅力。
片段之一:让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伙伴
“服务机器人不仅仅是工具和工人,他解决的是人性的问题,他是有情绪的,是以服务为切入口,代替的不仅是人工,而是人类的伙伴。”在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刘雪楠看来,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智能、服务、机器、人四个关键词缺一不可。”
2015年11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款名叫“优友”的机器人以破天荒的“自我介绍方式”为自己召开了发布会。“优友”正是由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
在此次科博会上,记者看到,“优友”神似电影中的机器战警。另据记者了解,“优友”身高1.28m,重60kg,线条优美,拥有10个自由度的双手臂,充电一次,可“续航”10小时。
较为特别的是,它“生”得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这对大眼睛可以变换色彩和图像,并且具有人脸识别能力。随着交流对象的移动,“优友”能够及时转动头部进行运动追踪。这款机器人采用了自主研发的myrobot系统,可自主识别人脸和手势;还拥有智能学习搜索引擎、以及智能数控编辑系统。
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友”是继日本情感机器人pepper后第二个商用服务机器人,可广泛用于多种公共领域。
片段之二:让“钢琴+”去创造艺术家
“钢琴+,结合了古典之美,结合了人类的伟大传统和最新的技术,让钢琴学习变得更愉快。”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这样评价“The ONE钢琴+”,“机器人不可创造艺术,但钢琴+却能创造艺术家”。
3月29日,小叶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音乐学院发布了原声钢琴“The ONE钢琴+”。而今,“The ONE钢琴+”现身科博会。
让孩子学好钢琴是众多家长的热切期盼,而孩子学琴苦也是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但在“The ONE钢琴+”看来,真正能解决教育问题的好钢琴,在保证好的音质和手感的基础上,还能让钢琴、iPad、指示灯、教学APP四者通过蓝牙同步互动,并结合成一套由浅入深的专业学琴方案。这套方案不仅能教会用户弹琴,还能将“情感”这种老师才能提供的人文价值放大,让学琴变得更快乐。
在“The ONE钢琴+”上,打开键盘上方的灯条,跟着指示灯弹琴就能熟悉键盘、完成入门;用蓝牙连接APP,和老师在线学手型、指法、五线谱;而2万首免费曲谱、互动音乐游戏、蓝牙MIDI编曲,还能极大激发孩子的音乐潜力和创造力。
片段之三:让电路可以直接打印出来
一张透明薄膜,放进外观与普通打印机并无太大差别的机器中。不一会儿,一个复杂薄膜电路板就呈现在眼前。
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液态金属个人电子电路打印机。
这个打印机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使用的墨水不是油墨,而是液态金属。
该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制造方法的问题,电路不用再经过蚀刻、蒸镀这些高能耗的过程。需要什么样的电路,直接打印就行了。
2014年4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静带领的科研小组在印刷电子学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研发出世界首台全自动液态金属个人电子电路打印机。刘静小组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原理的室温液态金属打印方法,集合了上下敲击式进墨、旋转及平动输运等流体输运方式,解决了金属墨水表面张力高难以平稳驱动的难题,其打印精度和质量已能满足大多数印刷电路板的要求。
为转化这一重大科研成果,该所主导成立了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并将液态金属打印机推向市场。
目前,该型打印机能实现复杂大面积柔性PCB、电学传感器、电子艺术、电子装饰、电子化建筑设计、人物肖像、电路单元、电子贺卡、电子图案乃至功能电子器件等的即时打印和制作。
■相关链接
让智能技术一起“华山论剑”
“很难想象有什么事情会像廉价、强大、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那样,拥有改变一切的伟大力量。”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一种基础服务。
如今,在中国“智能之城”的中关村,已经涌现了一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和智能识别为代表的技术和产品。
在“智能+”展区,重点围绕人机交互、数据交换、跨网互联等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为核心,主要展示了中关村企业的语音机器人、智能识别、动作捕捉等产品及技术。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的康力优蓝、森汉人形机器人,大数据领域的龙信数据,虚拟现实领域的蚁视科技等。
智能硬件的研发与设计是中关村重点发展的产业。在“硬件+”展区,以“万物互联”为主线,以智能硬件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为主线,重点展示了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智能硬件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硬蛋”等智能硬件孵化平台展示了该平台孵化的众多智能硬件产品;中航智、零度智控等公司还展示了其在无人飞控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助力中国制造2025是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制造+”展区,通过“硬件+软件+互联网”模式,重点展示智能机器人、智能引擎、3D打印、高端装备等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和产品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工业云和工业物联网建设成果。
让智能技术一起“华山论剑”,科博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