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先涨价再降价、打折,这是每年“双十一”一些网店的惯用骗术,也是消费者上当最多的陷阱。不过,“剁手”前可得擦亮眼睛,今天我们一起看下往年双十一商家的那些陷阱,怎样才能做到理智消费。
首先,网购过程要特别警惕虚假广告。不要被卖家秀蒙蔽了双眼,多翻翻买家评论,从“买家秀”中得到商品的真实信息,对比之后再下手。
要特别留意保健品类商品,例如美白、减肥、丰胸、降压等保健品,商家往往会用“好评如潮”、“获得XX验证”等字眼夸大宣传,放大产品效果,严重的还涉及医药广告的不正当宣传。
按照法律规定,除了定做的、鲜活易腐、数字化产品、报纸期刊等不能享有七天无理由退换权利,其他一般性的产品不满意即可退换。但往往有商家会打出“代购商品不退不换”、“海外代购退货不退税”、“特价商品不退换”、“订金不退”等霸王条款,剥夺消费者退换商品的权利。
网购时还要警惕商家在价格上做手脚。有的商家在“双十一”促销时虽打出半价、优惠、折扣的噱头,却在打折前先提高价格,使消费者误认为享受到了优惠。
此外,还要警惕质量欺诈。比如奢侈品类,不良商家会趁“双十一”的降价机会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使消费者误以为能以合理价格买到正价商品。此类商品往往价格不低,在“双十一”半价狂潮的影响下,单从价格上难以判断真假。并且,商家承诺提供的专柜小票、带产品标识的盒子、袋子等均可以仿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