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你不陌生但也未必了解(5)

2015-11-25 08:29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雪花为什么这样“花”

如果下雪时仔细观察,便会发觉每场雪的感觉并不都一样。比如有时天上静静飘落下鹅毛般的“雪团”,落在地上蓬松如棉絮;有的时候天上细雪纷飞,细看之下是一个个小雪花独自在空中飘舞后落下;有的时候雪如粉尘,细细落在身上都是小白点,地上也如粉笔沫一般铺满一层;有的时候雪如砂糖,落下来噼噼啪啪,小雪球落在地上就弹跳开来,打在衣服上则沙沙作响;有的时候雪如冰晶,在路灯下闪闪发光犹如钻石尘……这种种变化的原因,还要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雪花,降雪的模样也便不尽相同。

在极冷的环境中,容易形成六棱柱状的雪花,往往被人们叫做钻石尘;在-15℃的环境中,湿度较低的时候形成宽瓣六瓣雪花,而在湿度较高时形成细六瓣雪花,如果湿度更大,水汽更充沛,就会形成拥有复杂分枝的大雪花。各种特征让每一片雪花都变得如此不同。拿冻滴为例,它是雪花下落中粘上的小冰粒,看上去像是给雪花镶上了一层珍珠。由于冰粒的加盟,雪花变得很重,因而下落速度很快,而且相互之间没有沾粘,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那种形如砂糖的雪。

人们总说,雪花是六出飞花。实际上呢?不是六瓣的雪花种类也不少。在历史记录中,人们通过手绘记录下十二瓣、十八瓣甚至二十四瓣的雪花。除了十二瓣之外,三瓣雪花是比较神奇的一种了。三瓣雪花并非是六瓣雪花折损而成,而是天生的三角形,或者三叶草形。目前发现的雪花,有左右对称的两瓣和四瓣,辐射对称的三瓣、六瓣、十二瓣、十八瓣等,它们或是双数,或与六相关,这是因为用于搭建雪花的砖瓦——水分子拥有统一的“形态”,它们聚集而成的晶体也具有类似的形态,这种宏观和微观形态的类似,就是所谓的“分形”,如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