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新知】除了“主动脉夹层” 还有哪些“产妇杀手”?(3)

2016-01-20 17:08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多因素致产后出血 是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

主动脉夹层:致命只需几分钟

再说主动脉夹层。这个疾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就是说,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身上,并不是都会出现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更多的是马凡氏综合征这样的遗传疾病。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的发病率非常低。

数据显示,主动脉疾病的年发病率为5—10人/百万人,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为29人/百万人。

主动脉是人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人体主动脉血管主要由3层组成,正常血管是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液的通过。当主动脉出现内膜层局部撕裂,在强有力的血液冲击下,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被称为“主动脉夹层”。

简单的说,主动脉夹层就是指主动脉壁分离,血液从裂口进入主动脉壁,把管壁中间的那层膜撕开、分裂、扩展,大量血液涌进去,又形成一个新的血管腔。当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之内,只能流入不能正常流出,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最终血管壁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膜,在主动脉血流的高压冲击下,一旦破裂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患者倾刻间死亡,只需几分钟。

突然出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非常可怕,是临床危急重症,死亡率非常高,很多病人还没有到达医院就已经出现猝死。而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生破裂,会发生失血性休克或心包填塞,出现猝死。医生们常说“在手术室门口也抢救不回来”。

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教授曾指出,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每拖延一小时死亡率增加1%,而两周内死亡率达65%—75%。年龄高峰45岁—70岁,男女比例2—3∶1,能活过一年以上的,几乎没有。

高血压:导致主动脉夹层的主因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诱因首推高血压,75%以上的主动脉夹层和高血压相关。”孙立忠表示,欧美国家主动脉夹层发病年龄较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高血压的防控。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亿,而且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达标率比较低,可以预见,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还会上升。

另外,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其他原因还包括遗传性结缔组织异常如马凡氏综合征、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如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炎性疾病、外伤以及女性妊娠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钱招昕副教授表示:孕妇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群体,40岁前发病的女性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妊娠妇女。“这可能跟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如果同时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则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其实,妊娠期甚至还可以出现心脏冠状动脉夹层并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因此,专家特别提醒,眼下天气比较寒冷,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诱发主动脉夹层,特别是节日前后,情绪波动、劳累、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都是主动脉夹层的诱因,一定要加强防范。一旦出现突发性胸痛现象的病人要立即到医院就医,以免发生更大的危险。

推荐阅读:

分娩后产妇离奇去世 解读夺命“杀手”羊水栓塞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