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挖的深坑 PC厂商究竟该怎么填?(3)

2016-03-06 09:16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价格战挖的深坑 PC厂商究竟该怎么填?

去年行业里打的最热闹的就应该算是微软和苹果两家厂商了,而把它们推向擂台的则是旗下iPad Pro和Surface Pro 4这两款产品,其实客观来说iPad Pro和Surface Pro 4定位不同,本不应该有对比的机会,但却在大屏幕表象以及库克一拨又一拨生产力表述的轰炸中被摆到了同一桌面上,这点可以看出苹果和库克的老辣,实际应用体验好与坏没关系,先用舆论攻势将iPad Pro提升到和Surface Pro 4同一档位,虽被完爆但关注度不掉队。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什么苹果和微软都如此花大力气在非主流的产品上?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在全球PC追踪者副总裁Loren Loverde看来:为了刺激传统PC的发展,业界需要加快企业转型,朝着低成本、超薄、基于触控设计的方向发展。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或许能够嗅到一些PC未来的发展方向,超薄且基于触控设计,这显然是一个注入了平板元素的产品形态,而它的推出应该是去填补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这个空白的市场,毕竟平板电脑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

平板电脑和主流笔记本之间的大市场应该是PC厂商的下一个甜蜜点

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空白对于PC厂商来说是个十足的机会,它们完全不再需要营造概念,这一回将是市场和消费者自然选择后的结果,对于PC厂商来说需要做的就是要生产一款功能和品类属性集大成化的产品,或者我们可以称其为多模式产品。

多模式产品的特点就是在于其能够跟当下所有的移动级产品形成交集,小型化平板电脑的身材、PC级的性能、通讯模块以及专业级的拍照水准,毫无疑问无论是Surface Pro 4和iPad Pro都具备这样的形态,以至于客观来说微软和苹果争夺的是未来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这块空白市场,用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给主流笔记本打打下手,当个合格的助理。

上世纪90年代就ThinkPad旗下就有不少亚笔记本问世 它们是主流笔记本的辅助者

实际上类似的概念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过亚笔记本的概念,其指那些性能上不及主流笔记本,但却拥有超小型机身的设备,从另一个方向来说也就是主流笔记本的辅助者,比如主流产品的机身尺寸为14英寸,而亚笔记本的机身尺寸大都在10英寸左右,只不过如今加入了触控、键盘与屏幕分离这些平板元素。

尽管如此对于整个产业还是十分兴奋的,毕竟这是后PC时代整个市场的兴奋点,要不然苹果和微软也不会拼了命的撕逼。所以对于PC厂商来说,不能在游戏本上一条道跑到黑,抓住未来趋势才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作者: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