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挖的深坑 PC厂商究竟该怎么填?(7)

2016-03-06 09:16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价格战挖的深坑 PC厂商究竟该怎么填?

这月的苹果春季发布会上将推出9.7英寸的iPad Pro似乎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除了尺寸从12.9英寸缩小到9.7英寸以外,这款小尺寸iPad Pro从整体规格和配置上都与12.9英寸版本无异,既然如此那定位肯定跑不了生产力三个字。

如果果真如此,那10英寸必然将是PC的另一片细分战场,很多人会问这么小的尺寸有何意义?其实从市场角度来说对于产品的细分显然是正向的,而且在笔者去过的很多三四线城市里,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小卖店里都在用多年前10英寸左右的上网本播放着视频,所以对于超小尺寸是否有意义并不应该用大城市思维去思考。

索尼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仅有10.4英寸的VAIO PCG-505 但大家熟知的只有Macbook Air

而且苹果非常善于盘活产业链,大到富士康这样的超大型企业,专攻苹果配件的沿海厂商,小到路边可以月入万元的贴膜生意,它们背后所依仗都是苹果这颗大树。 “无中生有”是苹果最擅长的事情,比如iPhone的推出让手机物理键盘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Macbook Air的推出则是超轻薄和笔记本的首度联姻。

除此之外,Macbook Air还为移动PC市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尺寸——13英寸,要知道长久以来14英寸已经成为了传统笔记本电脑的标签,而低于14英寸的产品如果以拥有庞大的用户认知来衡量,似乎只有ThinkPad X系列产品了。

9.7英寸的iPad Pro会让10英寸的超轻薄机型成为市场的新机会

在笔者来看,轻薄并不是Macbook Air当年的过人之处,要知道索尼在1997年就推出了仅有10.4英寸的VAIO PCG-505,可以说在Macbook Air诞生的十年前索尼就已经布局超轻薄笔记本市场,但为何只有前者深入人心?实际上如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你就能找到苹果的成功基因,因为苹果是看市场的脸色来做产品,而索尼却怀着一颗军备竞赛的心,它希望任何人都是以崇拜的眼光来看自己,以至于它不会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将一个个太过超前的概念产品推向市场,毕竟在20年后的今天你都看不到一款10.4英寸的笔记本电脑。

苹果的每一次新品都能形成一个垂直化市场,比如Macbook Air的推出让13英寸笔记本成为了市场的一块利益蛋糕,致使PC厂商纷纷进驻,而如果9.7英寸的iPad Pro的推出显然也会带来这样的商机,因此2015年PC厂商应该花些力气来在10英寸产品上,毕竟跟着苹果有肉吃啊!

写在最后:

对于PC业未来的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写了很多、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但始终你也没看到应该发生的那一幕,原因多种多样的但根源还是在于PC厂商的思维方式一成不变,他们高看了PC产品的价值和定位,过多追求单机利润率同时忽视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市场持续走衰的当下,PC厂商的确应该好好思索思索如何尽可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性诉求了。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作者: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