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挖的深坑 PC厂商究竟该怎么填?(6)

2016-03-06 09:16 环球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价格战挖的深坑 PC厂商究竟该怎么填?

买笔记本和买相机(单反)可谓是两种不同的心态,虽然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相较过去有了大幅度下降,性能溢化现象严重,但消费者还是会挑选尽可能高性能的机型,因为笔记本电脑是一次性消费的产品,你能够随意发挥的也仅限于换换内存和硬盘,所以选择高性能机型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机器的服役年限。

但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你可能会选择一个入门级的全幅套机,接下来你只会为机器配备更多焦段的镜头,并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机身。其实笔者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消费者对于笔记本电脑能够走向DIY化是有很强的诉求的。

神舟GX8 Pro让人们嗅到了笔记本DIY的味道

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天方夜谭,神舟在去年就已经推出了可以更换CPU的GX8 Pro,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i5/i7/E3系列中高端桌面处理器,排除一些意外性因素,能够换芯的GX8 Pro肯定获得更长的使用时间。

那么这里就要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笔记本DIY是否靠谱且获得PC厂商的认可?其实从消费者和市场的角度是十分欢迎的,那么厂商会怎么看呢?笔记本DIY降低了消费者的更新频率,那么新产品就会卖不动,利润率就会降低,似乎PC厂商都会这么想。

模块化应该是笔记本DIY的未来

真是情况会是这样吗?接下来笔者就来深入分析下这个问题,表面上看笔记本DIY会降低消费者更换新产品的诉求和频率,但同时CPU、显卡、内存、硬盘、主板甚至电池的销量就会直线增长,这显然会盘活整个PC生态体系,健康的生态体系自然会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拉低产品的价格,而PC厂商也是其中获利的一方。

如果再升级,可以参看Bento Book这款概念性产品,每一个部位都是模块化设计,这样的情况下PC厂商显然就能推出集成芯片的区块,这个钱自然会比售卖整机要赚的多。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作者: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