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之眼
从聚变到裂变
做孵化平台的加速器
东城胡同里的创意工厂的经典代表77 文创园,就在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 号,坐落在由原北京胶印厂改造而成的空间里,很容易就会被园区进行了细致打磨红砖的外立面所吸引。“我们对保持楼宇和园区的存在感和历史感非常在意,尊重那份时间沉淀下的岁月感。所以在墙体的处理上,我们将所有红砖的外立面进行了细致的打磨,过程十分漫长与复杂。在过去三四十年里,人们更在意建筑物的更迭与翻新,恨不得全厂的墙壁过几年就重新粉刷一遍,所以墙壁上有很多不同年代刷上去的涂料,而我们想露出的是原貌。”东方道朴首席执行官王雷说。
东城区文化航母天街集团旗下的专业文化资产运营平台东方道朴文资公司,自2012年9 月起入驻胶印厂厂区,到打造出以戏剧、影视为主导产业的77 文创园,也就一年多时间,但对于产品的细节却没有放松一点儿要求,“我们调研过很多园区,发现了一个共同问题,即多数园区的管理都太粗放化了。我们在园区的运营体系上有一套完整的思路:整体定位,整体实施,整体运营。据此将园区服务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基础服务,包括保安、保洁、维修等等;其次是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一些业务帮助,如协助企业申报文化项目、申请政府的资金支持、搭建金融平台,形成企业或行业之间的互动等等,我们作为园区方执行起来比单独公司更容易实现;第三个层面是园区方和客户方的深层合作。目前我们和时差空间就属于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的关系,而非简单的租赁关系。我们开始和虎嗅、骑摆客等也在探讨类似的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合作模式,发现更多优秀创业者,挖掘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东方道朴选择了以核心城区存量资产的价值提升为发展方向,是因为公司的创始股东们认为已经具备了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条件。“天时”即是国家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空前重视,尤其是2009 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先后发布,未来十到二十年,都将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而文化资产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人和”则是东方道朴以混合所有制所形成的创新的资源体系;“地利”则是指东方道朴的创业与其实体项目所在地——北京市东城区“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形成与东城区政府以及东城区独特的艺术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紧密合作,东方道朴的创业才有了生长的土壤,“除了创业的机遇以外,让我最有底气的是我们东方道朴独特的商业模式,这是一种创造共赢的文化资产运营管理模式。”东方道朴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文化的眼光和方式对房地产行业积累的商业模式和投资合作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整合,从而实现了存量资产的文化再生。
按照既定的规划,不到两年时间,东方道朴进行改造和运营的项目便包括了国子监东方国际戏剧艺术中心、美术馆后街77 文创园,“园区的主题是园区无形资产的基石,注重无形资产的增值和持续运营,正是新一代文化创意园区的特点,也是专业的文化资产运营商的价值所在。”改造前的北京胶印厂77 号院每年只有3 千万元的产值,改造转变之后,保守估计年产值也将有6 亿元左右。“东方道朴这几年的发展,在于两点,一是坚持文化创新,二是东城园的良性引导。就像东方道朴目前正在建设的藏经馆11 号创意C11项目。”东方道朴从国子监40号院开始,不单纯依赖租金,不当“二房东”,寻求资产的长期持续价值增长,就已经成为了东方道朴的经营之道。
不同于大拆大建,不同于大而无当,东方道朴经营的园区大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都是求租一米难求,“关键在于定位,在于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怎样的生态服务。”创意C11还没有完全建成,工位就几乎已经被预定一空了,作为科技型创业孵化器,东城又一家众创空间,东方道朴给藏经馆11 号的定位是寻求有创业精神的合作伙伴,打造孵化器的加速器,“东城已经有很多草根孵化众创空间,在里面的创业者都在期待着可以得到类似天使投资的关注,也有类似77文创园这样已经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中大型创业公司聚集园区,前者在创业时可能仅仅需要一两个工位,而后者已经需要至少一两千平的空间,而创意C11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台。”
创业者需要完备的创业生态,交流分享,指导投资,孵化加速……已经成规模的东方嘉诚、和咖啡、设计餐厅以及其他丰富的资本资源,已经基本构成了青龙胡同文创孵化的大平台,而创意C11的建立,则会成为将孵化环境完善的重要一环。无忧众创,这是青龙胡同正在建立和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平台。
“其实,创意C11项目原本是政府给东城园管委会的配套办公地点,是东城园领导高屋建瓴,主动提出园区内空间非常有限,应该将最大的空间都给予那些创新创业的人群。政府办公部分与众创空间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停车空间、配套食堂报告厅和屋顶空间都尽可能做到共享共用,总之,并肩与创客一道前行……东城园管委会这样做支持和引导,是青龙胡同创新创业的根本源动力。”王雷的话,是青龙很多企业一再表达的。
力求创新创业的青龙胡同,不止是一个众创区域的名称,也不只是一些众创企业的代名词。
青龙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永远在路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