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发布APP管理新规 看看都扎紧了哪些“篱笆”?(3)

2016-06-29 14:1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App新规扎紧了哪些“篱笆”】

6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和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等。该规定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当天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对APP提供者提出了多项“禁令”:不得利用APP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APP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相关资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新规有以下几大亮点:

1明确区分了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2保护用户权益,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3明确了处置权利、措施和流程,应用商店提供者对违反规定的APP提供者,可视情节采取警示、暂停发布等措施;

4社会监督、多方参与,明确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和APP应用提供者应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的投诉举报;

5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应用程序,尊重和保护应用程序提供者的知识产权。

新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一、对APP提供者的六大硬性要求

《规定》提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履行“六项义务”:

1.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2.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3.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5.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不得制作、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用程序。

6.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

二、APP应用商店的四项管理责任

现在,用户大多是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对这种“APP超市”,《规定》明确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应用程序提供者履行“四项管理责任”:

1.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2.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保护用户信息,完整提供应用程序获取和使用用户信息的说明,并向用户呈现。

3.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信息内容,建立健全安全审核机制,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4.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应用程序,尊重和保护应用程序提供者的知识产权。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