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发布APP管理新规 看看都扎紧了哪些“篱笆”?(5)

2016-06-29 14:1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各方反应】

◇APP创始人 

基本不会有太大影响

《规定》对400万APP是否有影响?昨天,记者采访了多位APP创始人,多数表示,整体影响不大。

做汽车电商的要买车APP的创始人卜广齐说,根据网信办的《规定》,“关于‘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这一点,我们研发体系已经在研究。另外,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目前可以执行的是对用户手机号进行验证,要买车符合规定。”做跨境电商APP的波罗蜜创始人张振栋也对记者表示,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目前,很多APP都是需要用手机号注册,而手机号码实名制,工信部这几年一直在推动。今年5月,工信部更是推出了“史上最严实名制”,要求各电信企业今年底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到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各大运营商正积极推动手机号的实名制,据了解,到今年4月,电信企业关停了14万多个涉及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

看起来,400万APP注册用户的实名认证问题,通过手机号这一个层面可以解决大部分。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如何核对这些注册是不是实名的,对有些APP也是比较大的工作量,另外监管层如何落地监控,也需要观察。

网友:

新规对不良APP放大招 期待提升政策执行力

这一注重用户权益保护的APP新规,受到网民欢迎。网民认为,新规不仅能加强对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的保护,也将促进APP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网民指出,应加快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可操作性,确保新规有效落实。

“这个规定太好了,对不良APP放出大招!”网民“盛煦风”说。网民认为,《规定》中有很多新的内容,针对性非常强,对于应用程序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有网民表示,过去发现不良信息或举报不良应用程序时,经常遇到投诉无门或举报无果的情况。现在有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也有网民提出,网信办新规给APP行业规范管理开了一个好头,但后续还需密切关注具体的执行情况,保证规范得到有效落实。同时,有关方面应尽快设计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建立违规处罚机制,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行业监管的法律效力。

网民“Lawwit”提出,如何打击非经客户同意的行为,应立法界定并设计处罚措施。网民“霜之哀伤XYX”质疑称,怎么保障以及谁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知识产权?如果受损了去哪里申诉?

“我们还应在立法源头上进行完善。”网民“张贵峰”说,比如针对APP软件“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尽管刑法已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针对APP领域,其中“公民个人信息”的完整准确定义是什么、“情节严重”又如何准确认定,实际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清晰法律界定。显然,只有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等各个层面全面推进法治,才可能不断祛除不良APP软件滋生的土壤,不仅充分捍卫消费者权益,并能确保“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