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这种情形称之为“雌雄间性”(intersex),尽管具体原因还未知,但可能与人造环境化学物质有关,它们会模仿或是阻断性激素。
过去十年来,在北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河流与湖泊中发现了37种雌性化的雄性鱼类。专家称,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的这项新发现让人担忧,因为这意味着污染可能比以前认为得要更加普遍。
“没有真正的原始地区。我认为,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土地上使用或放置的任何东西,都最终会在某个时刻进入水中,”西弗吉尼亚州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鱼类研究员Luke Iwanowicz说道,他领导了这项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鱼类状况研究。
科学家们不知道的是,这些雌性化的鱼儿对其自身种类、对环境和人类意味着什么。
“当鱼类变成雌雄间性时,很可能意味着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美国地质调查局鱼类健康研究实验室的Vicki Blazer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