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鱼精巢内的雌鱼卵
雌雄间性的雄鱼从表面上看和正常雄鱼并无区别。事实上,联邦政府科学家是2003年在切萨皮克湾流域偶然发现的这种情形。他们正在对一条小口黑鲈进行尸检以确定其死因,结果在其精巢内发现了雌鱼才有的卵细胞。他们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在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谢南多厄河和波托马克河抓到的雄性小口黑鲈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个体有雌雄间性情形。
鱼类中的性别并非总是一成不变。包括小丑鱼、石斑鱼和虾虎鱼在内的某些鱼类都是雌雄同体,意味着它们天生就同时拥有雌雄两套性器官。它们天生就有改变自身性别的能力,这种演化出来的特殊适应性使得某些鱼类能提高繁殖机会。
但雌雄间性就不同了。它发生在并非雌雄同体的鱼类身上,而且对繁殖并无帮助。严重情况下,它会导致鱼儿不育。
“雌雄间性肯定不正常,”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毒理学家Don Tillitt说道。雄鱼精巢内出现雌鱼卵细胞,意味着某种情况的激素混乱。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内分泌干扰。
海量证据显示,鱼类中的雌雄间性现象可能是接触过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在内的污染物所致,例如药物、杀虫剂和个人护理用品。某些值得担心的化学物质包括雌激素、避孕药、塑化剂、双酚A和除草剂阿特拉津。这些化学物质能模仿体内正常的激素过程,某些案例中还会产生阻断效应。
在世界各地,激素干扰导致的雌雄间性情形发生在一系列的水生动物身上,包括鳄鱼、龟类和蛙类。
研究人员在切萨皮克湾流域发现大量证据表明,雌性化的鱼类受到了农业和废水的影响,并且当地人口众多。存在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从污水处理厂以及道路、庭院和田地的径流进入河流和湖泊。
“我们知道(上述状况)正在切萨皮克湾流域发生,但我们从未想到过会在开发程度很低的自然保护区内看到这种问题,”Iwanowicz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