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去哪儿网缘何被航企“围剿”
为何航空公司集体进行此次“跨年狙击”,在线旅游企业去哪儿网为何遭遇封杀?有参与南航销售内部会议的行业人士透露,南航整改营销业务的决心很大,随着国资委定下“双五十”目标日期临近,航空公司将会开展更多的改革举措。此次狙击去哪儿网,仅仅是航空公司打出的“组合拳”之一。而机票线上市场乱象丛生,也是此次事件的重要诱因。
1、市场乱象亟须治理
目前的机票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直销和分销两种,长久以来,各个航空公司的机票并非主要由航空公司直接销售,而是依靠大大小小的代理,单从媒体报道来看,消费者通过代理购机票遭遇陷阱或退改签问题已数不胜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机票代理市场的不规范。其中,一些中小代理商为了获取更多的销售提成,通过违规出售航空公司特殊政策的机票、私自修改退改签规则攫取利润的事情时有发生。
随着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网站的兴起,中小代理商也鸟枪换炮,搭上了网上售票的快车。不过由来已久的违规问题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进一步扩大化。
举例来说,一张由官网售出的正常运价的客票可能是1000元,正规渠道的代理商会在机票售出之前告知消费者能否退改签以及过程中将产生的费用,但代理商通常是“小号走江湖”,机票卖就卖了,想维权时根本找不到人,消费者只能回过头来找航空公司维权。
而在航空公司看来,作为销售平台,去哪儿网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责任。虽然去哪儿网等平台也多次表示,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监管、监督,但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航空公司“提直降代”
除了上述的市场规范问题,“提直降代”压力巨大也是航空公司终于下定决心暂停与去哪儿网合作的一个重要诱因。
去年上半年,监管层向“三大航”提出了“双五十”目标:在未来3年内,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要提升至50%,同时代理费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下降50%。虽然直观来看,硬性要求航空公司提升直销比例多少有些“管得太宽”的味道,但实际情况是,两个50%都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机票价格降下来。
一直以来,机票代理公司均给航空公司带来了高额的代理费用成本。某国有航空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其2014年代理费用接近40亿元。这些成本最终会以机票价格的方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要给消费者真正的实惠,就必须降低代理费,而要降低代理费,就必须提高直销比例。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内航空公司就已经开始探索通过提高直销比例,降低企业成本的路径。比如,南航在行业里率先宣布将机票销售的代理人佣金由1%降为0。然而,不得不承认,此举整体收效甚微。魏长仁告诉记者,根据劲旅咨询的调查,2015年末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四大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大概在20%至30%之间。
对机票业务领先的在线旅游企业去哪儿网“开刀”显示出航空公司的改革决心。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去哪儿网在中国在线机票预订市场的交易份额中居于第一位,占据38.2%的市场份额。
“航空公司仍然掌握着更大的话语权。作为资源提供方,航空公司出台相应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用来调节市场的手段也很多。”魏长仁表示,“以往航空公司没有动力去改,能省事就省事,现在有了硬性要求,航空公司做出调整很正常”。
3、“穿山甲”计划引发众怒
“穿山甲”计划这种商业模式或被视为航空公司对去哪儿网痛下杀手的导火索。
从上述九家航空公司的声明来看,他们作出这一决定都是基于近期收到大量乘客关于去哪儿网的投诉。这些投诉内容包括后者“擅自修改机票退改签条件”、“加价销售机票”“多收退改签费”和“航班变动未通知”等。
的确,以去哪儿网为代表,近年不少OTA都选择开放平台吸收机票代理商,当中就出现了不少票代违规操作,通过信息不对称在退改签和机票价格上寻找利润空间。但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类似的投诉常年存在,并非近期才产生,也并非去哪儿一家OTA的问题。
去哪儿网的解释是,南航和海航均提出要求去哪儿机票由价格排序改为时间排序,但去哪儿认为70%根据价格选择供应商,因此价格排序更符合用户的搜索习惯。
这一说法看似有理。大多数时候,在OTA上的第三方供应商总能给出比航空公司官网最低价更便宜的价格。尽管航空公司近年来已经不断降低代理费,票代的利润越来越薄。
但大多数时候,这类价差往往仅有几十块钱,乘客还可能被搭售保险或酒店/旅游抵用券,并不值得航空公司大动干戈。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去哪儿于2015年末推出的新产品,这个名为“穿山甲”项目的新模式让航空公司坐不住了。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近期在去哪儿的官网搜索机票时会遇到一个写明“预约”的票价选项,这一选项的价格一般是最低的,但出票率要低得多。当消费者在前台下单后,后台便会有供应商抢单,当价格得到供应商响应后,这张机票才会最终出票,如果得不到响应就全额退款。整个流程是在去哪儿指导下进行,其对整体的库存也进行动态跟踪。
“穿山甲”可能会让去哪儿掌握更大的定价权——机票价格一般由航空公司通过不同舱位进行调节,在什么时间投放什么舱位直接关系着收益目标,票代能拿到的价格也是建立在舱位对应的价格上。
但在新模式之下,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去哪儿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一旦这一模式推开,航空公司不可避免将会受到票代环节和消费者环节的双重压力。
事实证明这一新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最初去哪儿将这一新产品放在了国际机票上,其发给媒体的通稿称国际机票环比提升25%,同比大幅度增长350%。
很快去哪儿又将这一业务放到了国内航线上,由此彻底激怒了航空公司。由此彻底激怒了九大航。九大航觉得哪儿网这次垄断线上旅游价格的野心已现端倪,必须群起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