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除雪那些事儿:北京今年有啥不一样(2)

2015-11-27 11:20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kjcq20150120081-3

融雪剂“痛并快乐着”

在诸多除雪措施中,撒布融雪剂是最为快速、便捷、经济的方法。由于融雪剂的冰点较低,融雪剂在融雪后,能将雪水的冰点(结冰的温度)降到﹣10℃~﹣30℃,因此可以防止路面在化雪后的结冰问题。

国内外常见的融雪剂按主要成分一般分为醋酸钾(有机融雪剂)和氯盐(无机融雪剂)两类。氯盐类融雪剂因其价格便宜、效果明显,从而被广泛使用。但其中含有的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极易对环境造成破坏。过度依赖氯盐类融雪剂除雪,并因此导致的融雪剂滥用已经成为腐蚀中国城市的一大隐患。

利弊权衡之下,施洒融雪剂成为应对雪情、保障交通的一个无奈选择。

kjcq20150120081-4a

依据2008年的统计,中国每年的融雪剂消耗量在60万至70万吨之间。在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这些北方城市,每年都会耗用几千吨甚至万余吨融雪剂。另有资料表明,每使用一吨融雪剂造成的腐蚀损失合计达803美元,融雪剂的大量使用造成高额经济损失,也带来众多环境问题。

2005年冬末春初,北京八个城区曾出现大批草木枯死的状况。据北京市园林局的不完全统计,共有11000余株行道树、149万余株绿篱、色块等灌木、近20万平方米草坪遭受严重盐害或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万元以上。园林专家曾对北四环路边的残雪及周边土壤进行了取样,发现含盐浓度比正常值高392倍,氯离子、钠离子等的浓度也大大超标。

目前普遍使用的融雪剂主要成分都是含有氯离子的盐类,即便是市面上号称的环保融雪剂,也只是减少了其中氯化钠的含量,增加了腐蚀性相对较弱的氯化钙、氯化镁的含量。使用融雪剂融化后的雪水一旦渗入到土壤中,会使土壤盐碱化,导致植物枯萎死亡。融雪剂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的降解时间最长可达15年,补种的植物也难以存活,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深层换土。

然而,近几年北京绿化植被死亡的现象已经有所减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北京在融雪剂的使用上进行了改进,采用“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融雪为辅”的除雪作业方式。

据介绍,自2002年11月1日,北京市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关于环保型融雪剂的地方标准,从那之后,融雪剂的使用一般都依照降雪量决定。“北京遇降雪使用融雪剂,但不会依赖融雪剂,更不会滥用融雪剂。”

推荐阅读:

下雪季系列科普策划1:北京11月周末大雪降温历史罕见 对我们有何影响?

下雪季系列科普策划2:雪天出行科普帖:多深的雪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下雪季系列科普策划3:关于雪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你不陌生但也未必了解

下雪季系列科普策划4:城市除雪那些事儿:北京今年有啥不一样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